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魏王恺改判明州淳熙元年十月二十八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五○、《中兴礼书》卷一九八
开宗藩而作辅,有嘉赋政之勤;
制阃以畴庸,式重维城之寄。
若时贤胄,夙殿大邦。
肆疏易镇之恩,宜涣告廷之寄。
皇子、雄武保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判宁国军府事、王、食邑六千户、食实封二千四百户,星潢分润,庙琏凝辉。
大雅不群,姿盖由于天禀;
为善最乐,心仍逸于日休。
蚤开朱邸之居,亟焘白茅之社。
仪军宰路,焕华衮之九章;
威峻将坛,拥骍旄之双节。
剖符之宠,肆图建屏之勋。
布千里之教条,居惟谨度;
奉三年之计最,可后陟明
其攽一札之细书,改曳四明之新组。
命圭赤舄,修觐礼以既成;
鄞水鄮山,顾方维而增贲。
仍敦多邑,并示徽章。
于戏周命懿亲,制莫隆于分陕;
唐王诸子,任或异于典州。
允迪令猷,永绥吉履。
可特授依前皇子、雄武保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王、判明州军州事兼沿海制置使、加食邑一千户、实食封四百户
主者施行。
右监门率府率长女墓记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五、《范太史集》卷五四
右监门率府率仲𢓡之长女,曾祖永嘉郡王允迪,祖祁州防禦使宗粹,母贾氏。
元祐五年九月庚辰生,七年三月乙未卒,始三岁。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谨记。
复夏盖湖记绍兴二年七月 北宋 · 方元若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七
上即位六年,江浙初定,河淮未通,临朝弗怡,视古有愧,凡有害未宁于民及所祈向而不可得者,皆废行之。
乃以五月己巳诏罢上虞馀姚湖田,复民愿也。
会稽郡负海,田尝苦涸,资湖以灌溉,非他郡可比。
东汉以来,莫敢废也。
政和间,逐末之说起,变古之辞用,平波汪洋,漫不少靳,分散四决,竞弛厥功。
由初迄今,良农受弊,穆穆布列,有号不知。
资政殿学士毗陵张公守帅浙东,诏公以利害闻,公遂条上湖田病民,两邑为最,宜亟罢之,诏可。
阖境之众,欢呼鼓舞,谓上恩勤恤,不以赋入患百姓,而非公精诚,为人主倚信,亦安能以一语而除万世之害,神速若此?
白公穿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
池阳谷口郑谷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如云,决渠为雨,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翟方进去陂,枯旱追怨,童谣曰:「坏陂谁?
翟子威
饭我豆食,
反乎覆,陂当复。
谁云者,两黄鹄」。
由是观之,湖之兴废,利害岂不大相远哉!
公既成露门之学,入觐戒期,犹拳拳不已,命僚属以所被明诏刻诸石,而俾元若书其后。
《诗》曰:「德輶如毛,民鲜能举之,我仪图之」。
后之君子必有感于斯言,以无忘公之志。
绍兴二年七月庚申左朝请郎、主管临安府洞霄宫方元若记。
按:光绪《上虞县志》卷二○,光绪十七年刻本。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序宣和六年八月六日 宋 · 徐兢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道光《福建通志》卷七六、《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四五
臣闻天子元正大朝会,毕列四海图籍于庭,而王公侯伯,万国辐辏,此皆有以揆之。
故有司所藏,严毖特甚,而使者之职,尤以是为急。
在昔成周,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周知其利害,而行人之官,络驿道路。
若庆贺犒禬之类,凡五物之故,莫不有治;
康乐厄贫之类,凡五物之辨,莫不有书。
用以复命于王,俾得以周知天下之故。
外史书之,以为四方之志;
司徒集之,以为土地之图。
诵训道之,以诏观事;
土训道之,以诏地事。
此所以一人之尊,深居高拱于九重,而察四方万里之远,如指诸掌。
沛公初入关,萧何独收秦图书,及天下已定,而汉尽得知其阨塞户口者,繄何之功。
隋长孙晟之至突厥,每游猎,辄记其国土委曲,归表闻于文帝,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卒以展异日之效。
然则乘輶轩而使邦国者,其于图籍固所先务。
矧惟高丽辽东,非若侯甸近服,可以朝下令而夕来上,故图籍之作,尤为难也。
皇帝天德地业,毕朝万国,乃眷高丽,被遇神考,益加怀徕,遴择在廷,将命抚赐,恩隆礼厚,前未之有。
给事中允迪,以通经之才,超世之文,取甲科,著宿望;
中书舍人墨卿,学问高明,见于践履,恪守忠孝,临事不回。
并命而行,非独其执节专对,不减古人之肤使,而风采闻望,自足以壮朝廷之威灵,耸外夷之观听。
拜命未行,王俣薨,遂以奠慰之礼兼往。
臣愚猥承人乏,获联使属之末。
事之大者,固从其长,而区区得以专达者,又不足以补报朝廷器使之万一。
退而自讼曰:「周爰咨询」,歌于《皇华》之诗,则遍问以事,正使者之职。
谨因耳目所及,博采众说,简汰其同于中国者,而取其异焉。
凡三百馀条,釐为四十卷。
物图其形,事为之说,名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臣尝观崇宁中王云所撰《鸡林志》,始疏其说,而未图其形。
比者使行,取以稽考,为补已多。
今臣所著《图经》,手披目览,而遐陬异域,举萃于前,盖仿聚米之遗制也。
虽然,昔汉张骞出使月氏,十有三年而后归,仅能言其所历之国地形物产而已。
臣愚虽才不逮前人,然在高丽才及月馀,授馆之后,则守以兵卫,凡出馆不过五六,而驱驰车马之閒,献酬尊俎之上,耳目所及,非若十三载之久,亦粗能得其建国立政之体,风俗事物之宜,使不逃乎绘画纪次之列。
非敢矜博洽、饰浮剽,以尘冕旒之听,盖摭其事实,以复于朝,庶少逭将命之责也。
有诏上之御府,谨掇其大概为之序云。
宣和六年八月六日奉议郎、充奉使高丽国信所提辖人船礼物、赐绯鱼袋臣徐兢谨序。
按:《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首,知不足斋丛书本。
福荣堂记1194年3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二、《诚斋集》卷七四、《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四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
绍熙五年,隆慈备福皇太后圣寿八十,乃春王三月,皇帝鸣和銮,备法驾,曶爽夙兴,星陈天行,朝于慈福宫,奉觞上千万岁寿。
是日寿皇拜前,皇帝拜后,嘉王又拜后,四世重庆,三宫驩浃,怡怡愉愉如也。
缛礼告竣,慈颜有喜。
皇帝若曰:「有昊博临,克笃宋祐
佑我王母,受兹介福。
施及家邦,予一人敢专向之?
其锡类介赉,以及人老,惟臣若士若民,父母高年者赐爵有差」。
于是太学生吉州太和进士臣胡笺父臣咨封迪功郎致仕,母欧阳氏孺人
赞书宠嘉,命服渊曜,邑里交贺,族亲相艳,乃扁其中堂,命曰「福荣」,以侈君赐,盖取诸赞书语也。
维吉之胡,其先肇自五季,避地寔来,其别有三:若资政殿学士忠简公,是为值之胡,其祖伯也。
若讳衍,策庆历六年第,仕至朝奉大夫者,是为太和南城之胡,其祖仲也。
若笺之父子,是为黄漕之胡,其祖季也。
伏而未鶱,汩而未昭。
其昭其鶱,不在笺乎?
惟咨里居有贤称,嗜义若渴,教子若琢切。
而笺也允迪其教,用励其业,将以树其家而光其宗,与九州四海之豪英角其能于上庠,而屡书于月成焉。
繄皇上锡类之恩,配于丕天,曷云报称!
将欲报称,不在移所以孝于亲者以忠于君乎?
君家资政忠简大忠高节动天地,贯日月也,师之则是,学之则至,其勿曰「吾家子云」而外求焉,则几矣。
岂惟报其君,亦惟报其亲。
三月既望,具位杨万里记。
广东漕谢表1136年 宋 · 苏籀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九、《双溪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乘轺江右,深愧空餐。
改辕峤南,再蒙宠寄。
咨诹原隰,焜耀岭泷。
王泽于敷天,冒海隅之出日。
澄清任责,欣慨交并中谢。)
伏念臣少学洙泗之滨,缪习六艺;
老昧然、之妙,岂悟《九章》。
黾勉金谷之间,汩没簿书之际。
循良尚冀于前躅,空疏误玷于显曹。
倚伏相乘,颠沛失据。
吊影舐犊之戚,消冰晞骥之心。
不欲抗颜于形势之途,乃其私愿;
荐令悉力于均调之任,休有荣光。
仰天造之曲成,顾人微而靡称。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至仁化育,神智裁成。
耀德振兵,柔远能迩。
讲修旧贯,初解瑟更张之时;
允迪中兴,有思马斯臧之富。
察臣恳悃,素守不移;
怜臣践扬,老当益壮
收东隅而已晚,付南纪则过优。
思终始以酬恩,今绥柔于遐裔。
殚竭计虑,理财正辞。
抚循民夷,裕人约己。
敦崇礼义,抑绝暴贪。
爱惜禹阴,尽瘁公家之利;
倾就尧日,无惭畿甸之官。
臣无任。
姚太守 北宋 · 赵旸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三朝北盟会编》卷九九
某奉亲幸如常,惟是遭此大难,国破君废,坟墓残毁,亲戚破亡,殆无生意。
台旆出都之后,庙论日益背驰,九月又失太原十月初失真定
而观望之徒,犹持不与三镇之说,至于集百官廷议。
事势至此,乃妄为不使一骑得还之言,荧惑上听。
十月下旬,虏人忽遣王汭来使,议画河为界,仍闻铁骑已欲渡河。
汭颇不逊,大臣无如之何。
乃遣耿南仲、聂昌朝悉从其请。
正忙中,唐恪乞罢复相,何㮚处置尤乖疏。
耿、聂方北渡而虏骑已南来,斡离不魏县济师,黏罕自盟津涉河,寻得一石底里,皆乘马浮河而过,庙堂更无措置。
但自十一月十四日,遂闭城门,初犹日开一两门,放人樵采,至下旬虏骑大至,更不复开,旋为守城之计。
斡离不馆于城东北刘家寺,黏罕设寨于南郊斋宫
闰月初即下手攻城,且遣使来,欲得宰相亲王议事。
当国者不肯行。
至东水门屡危,斡离不复专遣使见告云:「事急矣,亲王宰相不出,必破城也」。
又不肯,兼迟留使人,每日不使对。
使人于都亭驿厅上,盘旋不能定,但云:「是好公事,却如此说」。
当国者但告上云:「彼二帅悬军远来,是送死之时。
彼乏粮,故急欲讲和」。
不知虏人自于近京五七百里,分兵驱掠自家百姓牛羊,运粮山积也。
至二十三日陈州东属人放火炮,烧楼子三座,亦有金贼一二千上城,幸得杀退,已大危。
斡离不复遣使来告曰:「宰相亲王下城,便罢攻击」。
竟以为虚伪,而孙傅皆亲宿城下,恃守禦之。
至二十五日午未间,虏人于烧了楼子处走上城,守卒遂溃。
俄顷贼大至。
是日风雪异常,城上人亦不能立。
是夜虏人纵火烧楼橹,而大风如扇,平生所未曾见,火光下照,幽室中亦如白昼,虽平日说雄话者,皆恐惧胆落也。
一城之下,但知候晓就戮矣。
至五鼓初,旸与舍弟辈扶老亲行于深雪中,得一委巷诘曲可藏避处,并幼累皆跧伏其间。
至申未以来,忽有人来报虏已讲和,不复下城
然近有稍窎居者,不论贵贱,皆被虏却。
如御街近南一带,并西冈等处,士大夫失妻子者不可胜计,囊橐皆埽地矣。
二十九日,上出至军前,三日始得还。
自此之后,劫掠稍止。
然诸门皆虏人自开闭,城上尽是虏人,日夜闻鼓声不绝,其为恐惧,殆不可言。
上在军中,不得已乃上表于金主。
自号为大金皇帝
至十二月二十三日,急遣使来云:「得本国指挥,要金银犒设。
金一百万铤,银五百万铤,铤并五十两」。
众论以为此数太多,虽竭京师公私所有,必不能办也。
不如遣侍从曾至军前者,往恳用事之人,痛乞减数,仍乞作年限,看其所答何如。
坚拒之云:「且与他尽力根括,看所得如何」。
方报去,旸亦三次论之。
其馀侍从台谏言者极多,终不见从。
至正月初五日,忽再遣使催督云:「敛金银近十日,并无报应,不知果有此数否」?
始方说与要数太多,似不能足意,已怒云:「何不早说也」!
腊月中间,已曾遣用事人来遍视府库,见内藏库有绢千馀万匹,已就整数千万匹矣。
意以谓金银亦必可足,见说不能足,乃不喜。
至初九日晚,复遣使来请车驾出城,议上大金帝号事。
时已昏夜,忽传指挥,来早驾出,从官皆不及知。
诘朝遂至军前。
自此日候乘舆之归,寂无所闻,但每有军来传诏语曰:「只候议事了,便归也」。
而虏人在四门交割物色者云:「城中所有物色者皆来买,并用左藏库钱」。
而府库所有物,无不来般。
四门皆有交纳官,皆公然云:「要皇帝归,须候纳足金银也」。
自后上日有批语云:「急根括金银,然后可归也」。
读之者无不掩泣。
是时侍从百官皆分头根括,旸亦在此抄劄事。
十六日,已根到金共十九万馀两,银一百七十馀万两。
乃自留守孙傅以下,皆供军令状云:「已根括尽得」。
每日催督稍缓,只云:「烦请皇帝看打毬毕,即归」。
至二月五日,遂云打毬毕必便归。
自上出,百官日至南薰门下等候。
初五日,官吏士庶骈填不知其数。
前此日有烧香炼顶愿,及至晚门闭方散。
次日拂旦,人又聚集等候,又至晚散。
虽快行家,亦无一人自军前来者。
旸来,见孙伯野云:「上曾有语不,遣人来否」?
伯野云:「每日须有人至,不似今日无一人来也」。
乃大忧闷而归。
是夜二更,遣吴正仲幵、莫寿朋俦赍废立文字至禁中留守处。
黎明始见群臣,皆抚膺大恸。
伯野复来秘书省,遂三四次作状申军前,具述皇帝恭俭无失德,又已称臣于大金,乞依旧令圣上临御。
恳祷备至,不从,但云系本国指挥,不敢改易。
继又请乞立皇太子并皇叔燕、越二王与亲王之贤,皆不从。
又持上亲劄,来请上皇及亲王皇后帝姬皇太子出城,少顷不出,即入禁中搜求矣。
上皇亦虑,转更惊恐。
初七日未申间,闻请郑皇后皇太子,每日复来,迫胁转急。
其使皆自乘马至宫中,不可禦,但深痛愤而已。
旸自此至今三月间,须发皆白。
岂谓生太平无事之时,乃目见祸乱如此。
初七日秘书省欲自缢,乃忍死偷生。
至二月二十三日,军前令张邦昌要百官状,请本官权摄军国事。
子能在军中屡求死,使人昼夜监视之。
至此又再索金银尤急,其实欲以迫胁京人无异议。
至二十五日,急来请促根括金银官梅和胜执礼户部尚书。)、陈子干(质,工部侍郎。)、程伯玉、(振,开封尹。)安次(扶,礼部侍郎。),及侍御以下与台官于南薰门外议事。
先将南榻以下四人尽去衣,各遣壮士执五体,并令合面就地,以湿棒自肩背至腰打五百棒,背疮更不可言,只如手臂皆拽脱,并不省事,抬归。
次将、陈等四从官皆先去巾带,反缚跪膝,后用大棒敲死,仍割去头。
其酷如此,痛苦何言!
至三月初一日晚,送张子能来。
是时张不食已五日,恐其遂死,及送入,仍令铁骑皆衣甲挟兵刃临门,云:「城中有异论,即屠城」。
张馆于尚书令厅。
至初五日,父老皆大号泣,升令厅云:「金人已欲屠城,且告相公,急救一城人命」。
张不得已,号泣挥众使退。
虏人遣人使作汉装,于令厅人众中探伺,知众心如此,乃于初七日赍册宝来封张为楚帝,国号大楚,都于金陵
因请免百姓金银及请见在军前众官,始肯令冯左丞长源、曹枢密载德、路枢密允迪、谭世绩、孙觌、汪藻等还。
从行而北者何㮚、孙傅、张叔夜、司马朴、秦桧等。
都城已破敝,城中冻饿死者不可计。
米麦至二十四贯一斛,肉一斤两贯三百,菜数茎三四百文。
今城已开,门外残破,并无居人。
二麦已熟,无人收割。
勤王之师已有劫掠计,赦恩之后,渐次宁息。
虏人近在浚州酸枣阳武,过渡至都城不满百里,岂安于此耶?
今则帑藏皆空,禁中供御乘舆之物,悉为虏人般尽。
至于秘书图籍、国子监鸿胪馆职、文思、染院官吏,皆取去,今幸有放归者。
宗姓近上人,悉皆并家属取去。
日日勾收诸国人,如捕盗贼。
初从行时,亲族相别,牵挽于道路,号呼不可闻
不谓盛时,乃至于此!
皋陶谟论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横浦先生文集》卷六
此一篇所载,皆皋陶所言,其目为皋陶之谟不疑矣。
然而大禹平生之谋,止在「克艰」,而皋陶平生之谋,止在「允迪厥德」,其曰「谟明弼谐」,以言允迪厥德之效也。
皋陶平生所学所得,止在「允迪厥德、谟明弼谐」两语而已。
其散为知人之术、典礼德刑之说者,皆自允迪厥德而推广之也。
人之学问,皆自有所入。
大禹自克艰而入,皋陶自践履而入。
顾其所入虽不同,要皆足以谋天下万世之常理,此所以独称谟也。
后之学者因「克艰」之言,皋陶「允迪」之言,心体而力行之,见天下万事往来今古,皆不出于克艰、允迪之中,则大禹、皋陶之心见矣。
学不如是,其读帝王之书,复何用乎!
余故悉力而言之。
代贺五星循度表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襄陵文集》卷四
《革》治历以明微,《贲》观文而察变。
《易》行有衍,史告克咸(中贺。)
窃以丕承颢穹,厥有显懿。
故万邦允迪,精祲至于昭融;
则九野发祥,星辰为之轨道。
方诸游玉,密若连珠。
此盖皇帝陛下上奉一元,下开众正。
贤能式叙,法度诞彰。
格彼彝伦,占于景纬。
太平无象,固荡荡以难名;
珍锡有符,但昭昭而应感。
是宜制声诗以荐郊庙,岂特垂光曜而载册书。
臣叨奉藩轺,阻陪庙著。
邦家之庆,臣子维均。
贺运使司封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四、《西台集》卷八
光被除书,宠迁峻秩。
誉随恩渥,体与望隆。
某官德美端持,忠嘉允迪
屡更器使,久以能称。
由课最之上闻,致纶言之涣发。
阻陪宾庆,徒跃情条。
杨先生嘉定七年 南宋 · 毛伯温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粤西文载》卷三七、嘉庆《广西通志》卷一四三
嘉定四年八月垂杪,广西计使、宝谟先生杨公年七十八矣,以行部南州,舟次于象之鸣珂下,感疾终焉。
甲戌之秋伯温被台檄承乏摄州事。
州之人士语及公故,则赍咨叹息不能止,且来谂于予,将欲建祠堂祀于鸣珂。
予因访鸣珂,则去州七十里,茅苇瀰漫,虎狼交午,非置祠地。
因与诸生谋,所以祀先生者宜莫如学宫。
乃命学正徐君置龛求像,奉祀先生于学宫之东室焉。
既成,涓日率诸生行释菜礼,以揭虔妥神,且推原先生之出处行实以谂诸生曰:先生讳方字子直,世家玉融。
其先因仕宦,从居临汀
先生实生临汀,后尝寓赣台,今则为庐陵人矣。
先生弱冠为名进士,仕宦五十年,为贤大夫
中间或起愤,大率閒居之日长,而从宦不过仅历寒暑耳。
当行部日,天时方暑,僚属具为公言,耆不当暑行。
公曰:「臣子义无避难,吾是行,虽死无憾也」。
竟以是卒。
卒之日,惟永嘉周勉明叔在旁,以古礼素布殓,且以文祭,有曰「先生其生长贫,其死寡殓」,读者悲之。
先生之卒,海内知与不知皆为惨怆太息,甚者流涕。
自俗学日胜,士以文失己,以说陋经,以传溺志,先生病之。
于是作《学戒》一卷,揭无言之教,以示学者。
虽词微有所激,而切中俗学之病,有补多矣。
窃谓《礼经》:「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
又曰:「凡,有德者,使教焉,死则祀于瞽宗」。
先生经为世师,行为世表,又勤事野死,皆应祭法,象之人士又皆赍咨叹慕,则置祠像于学,使邦人有瞻有范,讵谓不宜?
伯温生后居卑,晚方登先生门,盖尝窃闻绪论,于是谨述先生行事与建祠颠末,图辞载石而系之诗。
诗曰:万波沄沄,金石独止。
雪压天柱,蟠不死。
允迪杨公,禀性直刚。
有揭其时,万夫之防。
经以为航,义以为楫。
由洙泗源,上溯往哲。
列圣煌煌,四牡騑騑。
所欲不存,如布衣时。
天生巨贤,弗卿弗相。
祗与后人,瞻拜图像。
彼哉好图,以道靳清。
爱者尚众,岂无正情。
千驷西山,亦各有志。
匪踬于时,曷令厥世。
郎非无位,耆非无年。
惟伊人斯,孰使之然?
有问何处,曰古遗直。
顾瞻德容,自各已释。
今公已矣,爱莫起之。
高山仰止,谁能已之!
维故经师,没必祭学。
爰举彝章,式昭后觉。
皇后曾祖邢允迪可特赠太傅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紫微集》卷一六
敕:昔邓训多所全活,而信家之蒙福;
翁孺虽坐畏懦,而知后之有封。
历选作合之祥,必有流光之自。
眷吾外戚,何异昔人。
肆因大享之涓成,爰举纳书之令典。
具官某居乡有孝谨之誉,为吏有平允之称。
顺德之行,虽勤于没世;
而为善之报,不在于厥身。
远逮孙曾,来仪宸极。
釐均庙泽,既周浃于寰区;
恩隆外亲,可忽遗于泉壤?
九原有识,尚服予休。
可。
玉山刘氏义学记1188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一、《明一统志》卷五一、《山堂肆考》卷一○○、康熙《广信府志》卷一一、《渊鉴类函》卷二四五、同治《玉山县志》卷四下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始予守南康,邻境德安有宰焉,为政一本儒术,甚以惠爱得其民。
岁饥,为请蠲租而州家不可,顾民狼顾相惊,有逃去者,则亟使人追止之曰:「所不为若等力请于州,必蠲十七者,令宁委印绶去,终不忍使若等为异乡鬼也」。
民闻是令下,为之感泣,复相与携持而归。
众乃具以情白州部刺史,竟得如约乃已。
予闻而窃心善之,而问其邑里姓名,则曰玉山刘侯也。
南康属邑有越德安而县属者,每遣掾史循行,则必戒使谒刘侯,观其荒政所施以为法。
于是刘侯之惠不止行其封内,而又波及南康之境,竟食新,民得无流亡殍死者。
及予将终更,乃得纳谒刘侯之馆而拜赐焉,则望其貌、听其言而有以信其为君子人也。
后数岁,予以事过玉山,则刘侯以待次家居,复得相见,如平生欢。
一日,慨然语予曰:「吾家本单贫,而入仕又甚晚,顾无以仁其三族者。
间尝割田立屋,聘知名之士以教族子弟,而乡人之愿学者亦许造焉。
兄弟之间有乐以其赀来助者,而吾犹惧其或不继也,则又出新安馀俸,为之发举居积,以佐其费。
而凡所以完葺丘垄、周恤族姻者,亦取具焉。
既已言于吾州,而邦君吴侯乐闻之,为之出教刻符以诏吾之子孙,使毋违吾志。
吾子雅知我,其为我记之,以告其教且学于此者,使知有以勉焉」。
予闻而叹曰:「今士大夫或徒步至三公,然一日得志,则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所以自乐其身者,唯恐日之不足。
虽廪有馀,府有馀钱,能毋为州里灾害则足矣,固未暇以及人也。
如刘侯者,身虽宠而官未登六品,家虽温而产未能千金,顾其所以用心者乃如此,是则可谓贤远于人,而亦可以见其前日德安之政不为无本,而岂徒以声音笑貌为之矣」。
乃追本其事而记之如此。
虽然,古人之所谓学者,岂读书为文以干禄利而求温饱之云哉?
亦曰明理以修身,使其推之可以及夫天下国家而已矣。
群居于此者,试以此意求诸六经孔孟之言而深思力行之,庶其有以不负刘侯之教也。
刘侯名允迪字德华,今以朝奉郎参议沿海制置使军事云。
淳熙十有五年秋九月己未新安朱熹记。
皇太后治平四年正月十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七、《宋大诏令集》卷一三、《宋会要辑稿》礼五○之四(第二册第一五三四页)
圣人之制世驭俗也,莫大乎孝治;
先王之正国安人也,必先于礼经。
矧惟帝母之尊,夙毗王国之化。
朕绍膺宝祚,祗遹圣谟。
恭遵凭几之言,深惟置器之重。
遵行典册,仰奉徽名。
大行皇帝皇后柔范布于中宫,阴教播于天下,辅佐先帝,贤德内修,抚循朕躬,慈训备至。
恭加懿号,允迪先猷。
谨上尊号曰皇太后
其合行册礼,令有司检详典故以闻。
夜宿方允迪家雨雪大作 宋 · 朱翌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肺腑群山襟带江,近人鸥鸟日成行。
每来问道维摩室,何幸浓薰班氏香。
雨脚雪花方间作,灯红酒绿正争光。
更烦采选消长夜,坐看回旋穴骼忙。
方允迪 宋 · 朱翌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山阴尽晚船催,猿鹤欢迎入翠微。
为信在山名远志,便令满箧寄当归
一床独设空诸有,三径就荒知昨非。
更赖仲容贤莫敌,竹林从此倍光辉。
鸬鹚源方允迪江子我 宋 · 朱翌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世间豺虎正争岐,隐去何妨九曲迷。
怀人梦到北山北,卜邻意欲西枝西。
麦云已有饱气象,梅雨又烦诗品题。
他日篮舆入源去,尚期趺坐对青藜
慈圣山陵祔庙毕曲赦两京河阳德音元丰三年三月戊子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宋大诏令集》卷一三九
门下:朕遘恤东朝,祗述俭训。
爰因山而宅吉,迨祔庙以荐嘉。
仪物具严,神灵来妥。
顾眇躬之在疚,幸丕事之有成。
率繄众谋,允迪徂指,宜颁霈号,用格驩心。
应两京畿内、河阳管内,三月戊子以前见禁罪人(云云。)于戏!
维慎终可以厚民,维奉先可以昭孝。
肆是近圻之渥泽,本予太母之遗仁。
咨尔群黎,尚孚至意。
问候大辽皇帝书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三、《宋大诏令集》卷二三○
十二月日,侄大宋皇帝谨致书于叔大辽圣文神武全功大略聪仁睿孝天祐皇帝阙下,日星回复,气物顺成
缅惟视履之祥,克绥顺正之吉。
益祈保卫,允迪休嘉。
差官(并同前)皇太后生辰国信使副,式展聘仪,重将好命。
不宣谨白。
代贺吕司空1088年4月4日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伏审光膺显命,正位公台,伏惟庆慰。
恭以司空相公学师古始,道造渊微。
以一代之人英,为四朝之国老
允迪厥德,克世其家。
言乎时,则韦、平岂可分道而行;
论其事,则袁、杨安得同日而语?
年高德邵,而臣节益峻;
功成名遂,而帝眷愈隆。
进拜冬官,非止居四民而时地利;
平章国论,实惟有一德以享天心。
圣王之文章具焉,天下之能事毕矣。
某叨分符节,辱在陶镕,陪班谒以无缘,第承风而窃抃。